太阳系基本概况?
发布时间:
2022-05-26 15:42
来源:
1、太阳系和以太阳为中心并受其引力的支配而环绕它运动的天体系统叫太阳系。太阳系的成员包括太阳和环绕太阳的行星(如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000多颗轨道已确定的小行星,数量不少的卫星以及为数很多的彗星与流星体等到。太阳和它的行星是同时诞生的。他们是46亿年前一团巨大的气体和尘埃形成的。在内部,重力逐渐结束了物质的紊乱状态,在气团中心,温度逐渐上升,到达一定高温时,就形成了太阳。一些小物质团也形成了,并围绕中心转动,这就是行星及彗星、各自的卫星。在地球早期,太阳与现在有所不同。在3、5亿年前,地球上生命初开时,太阳与现在有所不同。从表面上看,太阳是浅黄色,比现在小8%到10%,亮度只有现在的70%到75%。此后太阳慢慢变大、变热、变亮,持续了3、5亿年,但比不上仅持续了一到两个世纪的“温室效应”。
2、今后50亿年,太阳仍然保持稳定。太阳以后可能会由于氢的燃烧比现在略大、略热、略亮,此后,地球会有很大变化。50亿年后,太阳的氦核越来越大,最后坍塌,燃烧成为碳元素,表层的氢继续转化为氦。氦燃烧反应产生的能量将把光球层外推,太阳变为一颗红巨星,吞并水星和金星,并到达地球轨道。太阳红色的表面依然,但会越来越冷。地球仍会被太阳的热量熔化。
3、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按距太阳远近排列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它们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符合提丢斯-波得定则。按性质不同可分为三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体积和质量较小,平均密度最大,卫星少;巨行星(木星、土星)体积和质量最大,平均密度最小,卫星多,有行星环,自身能发出红外辐射;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的体积、质量、平均密度和卫星数目都介于前两者之间,天王星和海王星也存在行星环。九大行星都在接近同一平面的近圆形的椭圆轨道上,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即行星的轨道运动具有共面性、近圆性和同向性,只有水星和冥王星稍有偏离。太阳的自转方向也与行星的公转方向相同。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自转周期都在10-24小时左右,但水星、金星和冥王星的自转周期分别为58、6天、243天和6、4天。多数大行星的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同,但金星则相反,而天王星的自转轴与轨道面的交角很小,呈侧向自转。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大行星都有自己的卫星。
太阳系,天体系统,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